欢迎光临衡水甘陵酒业有限公司官网!
甘陵春酒,中国酒都浓香典范,品牌值得信赖

运河酒圣——陈树生

文章出处:本站原创责任编辑:admin人气:9999++发表时间:2014-08-25 11:29【

早在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时期,在冀东南、鲁西北的接壤地,有一个叫郑家口(今故城县城)的小镇,当时就闻名遐迩。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小镇能有如此魅力呢?这还要从小镇的二道街上那个小小酒馆说起。
     郑家口,位于纵贯南北千年京杭大运河的北岸,河对岸是鲁西北的山东武城地,两岸百姓经济往来、贸易交流都靠设在郑家口运河岸边的码头和摆渡,致使小小弹丸之地而早年就名扬四方上百里。
     当年,故城人倍感自豪的,无不以“甘陵春”酒而作为炫耀的资本。说起“甘陵春”酒,故城人首先不可忘记的是宋代大文豪苏轼。那是宋朝熙宁年间,(1068为熙宁元年)苏轼因为上书朝廷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被贬。后又因“爱性刚偏,黑白太明”,敢直言谏君,於元佑八年(1093),又由礼部尚书位上贬到定州任知州。但他只在定州任知州八个月。
     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朝廷风云突变。御史越栋之等又搬出苏轼作中书舍人时起草的贬斥吕惠卿的敕文,弹劾他诽谤先帝。哲宗于绍圣元年(1094)把他贬谪英州任职。临行时,苏轼带上随身侍从、书童、车夫驾车前往。按说去南方任职,本该途径正定——邯郸一路南行,可苏轼一生正直,从不以公务外出而劳驾地方官员。就是这样一位正直的官员,在行进途中又接到降官一级的通知,从地市级降到副地级,可还没有过两天,又接到命令,不去英州,而又被贬到惠州安置。当时朝政昏庸,听信谗言,使一些对苏轼怀有憎恨、嫉妒的佞臣,故意打击苏轼的志气,让他不得安宁。苏轼在途中感叹道:人事千头及万头,得时何喜失时忧。只知紫绶三公贵,不赏黄粱一梦游。
     此时的苏轼,正在赴任途中,为了避开沿途地方府衙官员烦扰,他故意不走沧州、德州、临清靠近大运河的繁华闹市,身着便装,选择了一条 “非官路”。由定州至安国,由安国至安平,由安平至衡水,由衡水至故城郑家口京杭大运河码头。经过三天三夜的颠簸,三月中浣的一个傍晚,一轮明月刚刚爬上东南方向的树梢,苏轼一行便来到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繁华小镇。
     郑家口在当地是个比较有名的商贾之地,三条大街两旁排列着一家家老字号店铺,各种杂货店、食品店、肉食店、布衣店、修理店、茶馆、酒馆、客栈应有尽有。大街上的商贩,有挑担的,推车的,手提的,肩背的,叫卖声声,熙熙攘攘,好一派繁华景象。苏轼一行在大街上走着,瞧着,抬头望见有一家挂着“官家客栈”牌匾的旅店,随叫车夫停车,他便下车步行进店。
     “客人到”!门口的伙计见有客人进门,便高声打着招呼。
     店家主人见来人气质非凡,彬彬有礼,再听言谈又是南方口音,感觉非同一般客人,便急忙上前行礼。苏轼还礼后,便随店主进了正房且配有客厅、卧室的套间。
     “客官大人,小店简陋,如有不便,请多加指教。”店家言道。
     “店家不必客气,出门在外之人,能得到店家如此照顾不胜感激。”苏轼答曰。
     “客官大人,小店没有灶厨,如用餐饭,小店门口处有一百年酒馆,大人可自行方便。”店家言道。
     “好,好,多谢!多谢!”苏轼拱手谢道。
     简单洗漱后,苏轼一行便走出店门。在店门口右侧,见一“郑家酒馆”牌匾悬挂门口上方,他们一行便走进了刚才店主说的这家百年酒馆。
     苏轼进了酒馆,环顾四周,案几桌凳,整齐有序,装潢摆设,古色古香。特别是墙壁四周悬挂的字画,把这百年酒馆衬托的文雅、大气。苏轼擅书画,没有落座便欣赏起这些字画来。看着,看着,一幅书法中堂让他顿足。再看落款,吉州永丰 醉翁 永叔书于 嘉佑庚子阳春 。苏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他轻柔双目,定神细读,不由自主地脱口读出声来: “庭院深深深几许,杨柳堆烟,帘幕无重数。玉勒雕鞍游冶处,楼高不见章台路。雨横风狂三月暮,门掩黄昏,无计留春住。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。”苏轼随即赞叹道“好词,佳作!我生在此小镇能欣赏到欧阳修大人之佳作,三生有幸,缘分啊!”
     原来,嘉佑二年(1057年)二月,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,他提倡平实的文风,录取了苏轼、苏辙、曾巩等人。因此,那次考试的情景,至今历历在目,大人的印象深深地印在了苏轼的脑海之中。见字如见人,他知道,欧阳修名扬天下,是有名的朝中重臣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、诗人。他还知道,欧阳修,字永叔,号醉翁,吉州永丰人。天圣进士。
     刚刚坐定,苏轼便让店家伙计把店主喊来,询问欧阳修此幅大作的来历。店主一边叮嘱伙计尽快准备酒菜,一边向苏轼介绍得到这幅中堂书法的经过:“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傍晚,从大运河上游驶来一条大船,船只停靠郑家口码头后,从船上下来几位客官,随即进了小人的酒馆。小人见来人非同一般,相貌堂堂,言谈话语,一听便是南方口音。进得门来,也象老爷您一样,不落座便欣赏起字画来。因为小人读过几年私塾,识得两斗文字,又酷爱字画,因此,遇有文人墨客,便上壶好酒,以酒交友,求幅墨宝,客官便也自然给以面子。那次,客官喝到兴致处,走到小人平时就摆放文房四宝的桌案,挥毫泼墨,给小人留下了这幅墨宝。”
     苏轼问道:“你知不知道给你留下墨宝的人是哪位大人?”
     “小人不知”。店主答道。
     “好好珍藏起来,宝贝啊!”苏轼告诉他。
     酒馆老板如梦方醒,连连道谢。随即为苏轼一行点了几道有名的下酒菜,其中一道是故城县郑家口街上已有百年历史、且具地方特色风味的 “陈记扒鸡”,一道是“故城熏肉”,一道是“运河鲢鱼“,一道是“马家烤羊肉”,另有几个小菜。苏轼顺便问老板道:“有无上等好酒?”
     老板答道:“小馆子经常光顾的都是一些本街小户人家,囊中羞涩,没有大钱,更无人喝的起好酒。客官大人,好酒容易醉人,如果客官不胜酒力,我小店好酒一般从不开坛。”
     “真的有好酒?”苏轼反问道。
     “故城县毗邻山东,故城人自古就有山东人的性格,诚实、豪爽、实在、好客,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。别说好酒,就是早年陈酿,小馆子也能让您喝个半年六个月啊!不过一般客人我还不舍得让他喝。”酒馆老板说道。
     苏轼道:“为何?”
     老板回答道:“生意人有哪个不想往口袋里揣钱啊!可我这百年小店在这街上早有名气,如若遇有京城老爷、官府大人路过此地,进得小店,无好酒招待,脸上无光不说,再者我这百年酒馆也名不副实啊!”
     “我家老爷就是官府大人啊!”身边侍从竟然不留意冒失说道。
     “休得多言!”苏轼冲着侍从一脸严肃道。
     “老爷休怒,小的有眼无珠,失礼,失礼!得罪,得罪!”酒馆老板满脸堆笑,拱手施礼。
     苏轼根本没有听得许多,只听得老板言说有好酒,便来了精神,心想,没有想到在这小小镇子真的能喝上好酒,不禁自语:“此乃口福也!”
     熟悉苏轼的人,皆知苏轼爱酒,还爱喝醉,也从不怕什么酒后失态,更不介意别人是否嘲笑,喝得酣畅,醉得坦然。有时喝的尽兴时,不是吟诵就是赋诗。苏轼刚刚坐定不久,便想起在黄州为官时,曾一次醉后赋词一首:“夜饮东坡醒复醉,归来仿佛三更。家童鼻息已雷鸣,敲门都不应,倚杖听江声。。。。。。”苏轼还无进酒,便情不自禁地轻声吟出声来,似乎进了这百年酒馆已有了半醉。      见酒菜还没有端上桌来,苏轼微闭双眼,想起多日远离故乡,不由一股思亲之情油然而生。他思想起几年前的中秋望月怀人之作,既是苏轼无限怀念自己的胞弟苏辙之作,并且联想起自己如今的境遇,不禁口中念念有词: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清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。惟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,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
     正在他口中念念有词之时,忽闻一股酒香扑面而来。睁眼一看,酒菜端了上来。
     闻到酒菜香味儿,苏轼此时方才感到浑身疲乏,肚子真的有点儿饿了。他端起酒杯将刚刚斟满的一杯酒一饮而尽,连着干了三杯,顿感浑身舒服,精神倍增。
     三杯酒下肚,余香回味无穷。
     “真乃好酒!”苏轼对侍从等人说道:“你们几个不能只知饮酒,我来考考你们,谁能记起李白的客中行?书童跟随苏轼几年,学了不少学问,可此时岂敢多嘴。没等他人说话,苏轼便吟出声来:”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来琥珀光。但使主人能醉客,不知何处是他乡。”
     酒过三巡之后,苏轼更是来了精神,一边畅饮,一边吟诵唐人诗句。此时,他对着书童说道:“你把李白的《金陵酒肆留别》给我诵来!书童不敢怠慢,轻声吟诵道:“风吹柳花满店香,吴姬压酒唤客尝。金陵子弟来相送,欲行不行各尽觞。请君试问东流水,别意与之谁短长?”
     “好!好!给你满分,哈哈哈哈!”
     此时的苏轼,早已忘记疲劳,忘记思乡之情,更忘记被贬之事。
     正在尽兴之时,店家端上两盘菜来,说:“老爷亲临寒舍,使我小店蓬荜生辉,下人三生有幸,再给老爷添上两个清淡小菜。”
     “多谢!多谢!”苏轼拱手说道。
     苏轼定眼一看,一盘凉拌藕片,一盘小葱拌豆腐。连声说道:“好菜,好菜!清正廉洁,一清二白。”然后对侍从他们说道:“酒馆老板是个聪明人,陈酒醇香,菜肴味美。正和我意。”
     苏轼又道:“初次路过郑家口,看市面繁华,此乃小天津卫一般。品尝美味佳肴,陈酿美酒;看民风淳朴,安居乐业;此地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啊!故城县郑家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,将使我终生难忘。”苏轼接着对酒馆老板问道:“陈酿美酒叫何名字?”
     酒馆老板答到:“不怕老爷笑话,老酒是祖上土法酿造,传承几代人,尽管是属酿酒世家,可哪有什么名字?老爷如不嫌弃,请老爷给小人家酿水酒,赐一名字可好?”
     苏轼端起酒杯又是一饮而尽。略加思考:然后对酒馆老板说道:“你看甘霖春如何?”
     “甘陵春”? 酒馆老板拍手叫好!
     其实,酒馆老板没有听清楚苏轼“甘霖春”三个字的意思。误认为故城县隶属甘陵郡地,再加上听不清苏轼的南方口音,恰又正值春天,错把“甘霖春”理解为“甘陵春”了。后来,“甘陵春”酒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。
     畅饮着这陈酿美酒,苏轼心情愉悦,不知不觉,已有八两下肚。酒不醉人人自醉,苏轼此时顿感飘飘欲仙,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,不禁诗兴大发。此时,他已忘记自己的身份,站立起身来,举杯对月,高声吟诵道:
     子瞻久旱逢甘霖,
     玉浆琼液消愁魂。
     举杯邀得窗前月,
     欲与吴刚把盏饮。
     开坛陈酿醉故城,
     思我眉山今亦春。
     欣逢小小百年店,
     依稀梦中见亲人。
     (1)(苏轼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)
     (2)(苏轼原籍眉州眉山人。)
     书童见老爷已有醉意,便劝说老爷回店歇息。苏轼虽说有些兴奋,但头脑十分清醒。
     “店家,笔墨伺候!”苏轼大声喊道。
     “小人早已备好,不知小人自备的笔墨纸砚老爷是否顺手可用。”酒馆老板客气地回话。
     苏轼来到桌案之前,见一张八尺宣纸已经铺展开来。书童此时上前为老爷脱去长袍,左右伺候。      苏轼挑选一枝湖笔狼毫,饱蘸水墨,两腿稍稍叉开,龙飞凤舞地挥洒于八尺宣纸之上。不到一刻工夫,两首自作诗词耀然纸上。“载酒无人过子云,搔关昼卧客书裙,歌喉不共听珠贯,醉面何因作缬纹。。。。。。”
     八尺宣纸落墨,两首诗词章法、布局得当。苏轼放下手中狼毫,纵观通篇,感觉笔法还算自然,字距随行大小,肉丰骨劲,拙中藏巧,姿态横生,不矜而妍,不束而严,不轶而豪,还算说的过去。然后转身对店家道:“留个纪念如何?”
     “谢老爷!小人一定好好珍藏。”
     见天色已晚,月亮正午,侍从、书童急忙搀扶老爷回客房休息。明天乘船南下,一路上又将发生多少故事,且听下回再与你慢慢道来。

下一篇:最后一页上一篇:千叟御宴醉甘陵